【市场观潮】鞋企跨界卖食品,是另辟蹊径还是不务正业?
发布时间:2025-09-30 03:06 浏览量:2
看到足力健卖有机食品的消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跨界也跨得太远了吧!
据报道,近日,足力健有机食品公众号官宣,其会员突破8万人,而4.9元速冻水饺月销已达万单。公开资料显示,足力健有机食品成立于今年5月,同时在线上通过抖音旗舰店直播、团购等方式进行销售。
一提起足力健,人们就会想到老人鞋,可以说这个品牌定位在消费者中还是有广泛认知度的。10年前,张京康敏锐地抓住老人鞋市场的空白创立足力健。在央视广告与名人代言的加持下,足力健迅速崛起,一度几乎成为老人鞋的代名词。
为什么如今的足力健要进入一条跟主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赛道?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或许是该企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做出的反攻之举。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打乱了足力健“大踏步发展”的节奏,再加上前期大规模扩张带来的重压,企业陷入了连续亏损的困境,线下门店也从巅峰时期的5000家缩减至3000余家。
再向外看,一众品牌对老人鞋市场虎视眈眈,红蜻蜓、奥康、回力、斯凯奇、李宁等品牌纷纷发力这一赛道。有业内人士表示,足力健的成功在于,在缺少竞争的细分市场快速建立了品牌影响力,但在功能专利和生产工艺等环节,很难与具有长久积累的运动品牌抗衡。
那足力健是否只能选择“打不过就跑”?也不尽然。
随着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老人鞋零售市场规模约819.6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121.3亿元。可见,老人鞋市场潜力还很大,“跑”了可惜。
事实上,作为老人鞋国标第一起草单位,足力健拥有老人脚型适配研发专业鞋楦、500多项老人鞋相关专利,仍有很大的竞争力。
对抢得先机的足力健而言,目前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产品更契合老年人的需求,用专业性筑起真正的护城河。如果说早期凭借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让“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10年过去,要让这个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还是要靠专业性来支撑。
有人说,眼下足力健走的还是一条“双线并行”的路,有机食品与“健康、老年群体”的品牌定位也较为一致。但10年来“专注老人鞋”所建立的消费者信任和品牌价值,可能会在跨界卖菜中被混淆、被稀释。而且,有机食品生鲜市场的竞争早已白热化,后来者要闯出一片天并不容易。更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足力健的扩张节奏令人担忧——从34家门店到600家,风险不亚于它曾经在鞋业市场上走过的老路。
鞋是否好,只有脚知道。尤其是当60后、70后逐步迈入老年,他们对舒适度以及外观设计等势必提出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能否用大数据广泛了解需求、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让“量脚定制”的鞋更加“不挤脚、不怕滑、不累脚”?能否给传统意义上的“老人鞋”改头换面,让它们在更舒适之余,更休闲、更时尚?与其另辟蹊径,不如在这个专业赛道上深耕。只要鞋子足够好,消费者自会用脚投出赞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