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100万需备40万?拆解品牌授权生意的钱与坑
发布时间:2025-09-23 11:57 浏览量:1
最近刷到个事儿特震撼,点燃科技的流星叔,就靠一个品牌的品类授权,3个人的小团队一个月纯利就搞到16万,算上毛利得有65万!
这哥们在电商圈摸爬滚打20年,以前操盘过淘宝、抖音好几十个项目,最高年销能做到10亿,现在居然靠“贴牌”这事儿又踩中红利,还把团队扩到了几十人,授权的品牌月销从0做到了快一千万。
现在做电商的都知道,白牌越来越难搞了,除了跨境和视频号还有点增长,其他平台基本没什么流量红利,想靠低价走量赚点钱,到头来利润薄得像张纸。
流星叔也说,没品牌背书,想卖高价根本不可能,可自己从零做品牌,投入大风险还高,不如借成熟品牌的“品类授权”搭便车。
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门生意,到底怎么玩,有啥坑。
可能有人不知道,现在好多品牌靠“卖标”,也就是品类授权,赚的钱比自己卖货还多。
最典型的就是南极人,以前自营差点垮了,靠授权愣是活过来了,现在授权收入占总营收一大半,覆盖了五十多个品类。
还有罗蒙,一年授权收入能到50亿,无印良品(中国)也超40亿,都市丽人、芬腾这些牌子,靠授权一年也能挣20亿左右。
品牌这么干太聪明了,你想啊,要是品牌自己做新品类,比如猫人想做一次性内裤,得先研发两三年,再花钱建生产线、招新团队,钱砸进去还不一定成。
但授权给别人做就不一样了,自己只需要把控品控,不用担生产、库存的风险,利润还高。
就像斯凯奇,以前自己做男装,试了3年销售额才不到5000万,后来授权给广州的供应链,才1年就做到了3亿,这效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这生意还形成了产业带聚集,汕头的内衣产业带最厉害,光文胸类目就拿了100多个品牌授权,还都集中在3家大供应链手里,单个供应链靠授权一年能卖10亿以上。
义乌的保暖内衣、广州的鞋包也一样,产业带里的工厂有生产能力但没品牌,品牌缺新品类的产能,两者一搭伙,双赢。
品牌这边赚得盆满钵满,咱们做买卖的想搭车,得先搞懂授权模式。
流星叔自己做的是“生产+销售”双授权,这也是为啥他利润高,他那3人团队,4月份实际收款108万,纯利16万,拆解下来,货成本才32万,投流25万,人工5万,扣点5万多,要是做白牌,毛利根本到不了这么高。
现在授权主要分三种,适合不同的人,第一种是销售授权,只能卖货,产品设计、生产都归品牌管,门槛最低,适合没供应链的卖家。
这种模式不用改团队,把以前运营店铺的经验复制过来就行,就是利润薄点。
第二种是生产授权,只有工厂能做,品牌把标授权给工厂,工厂再找销售团队,这种得有品控能力,不然像南极人早年那样,品控没管好,口碑全砸了。
第三种就是流星叔做的“生产+销售”授权,门槛最高,得又有供应链又会运营,品牌还会考核过往业绩,但盈利空间也是最大的。
本来想建议新手直接冲第三种,毕竟利润高,但后来发现根本不现实。
没做过年销2000万以上的项目,团队和资金都扛不住,进去就是当炮灰。新手不如先从销售授权试试水,把运营逻辑摸透了再说。
别觉得这生意好做,门槛其实不低,尤其是钱这块儿。
流星叔说,要是想做月销100万的店,得准备40万周转金,货、投流、人工都得花钱。
而且选品也有讲究,箱包、服饰这些类目早就饱和了,竞争太激烈,不如选文胸、一次性洗脸巾这种新开放授权的,未来两三年都是增长期,退货率还低,做起来省心。
要是没那么多钱,也没成熟团队,其实还有个办法,找已经拿到授权的公司做分销。
这种模式是预充值,卖1万的货,预充5000块就行,不用自己备货,风险小很多。
比如去年有个抖音达人,就靠分销猫人的一次性内裤,3个月赚了10万,不用担扣点和品控的风险,适合新手练手。
但有一点得提醒,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得看清楚品牌的对赌协议。
要是没把握完成80%以上的销售目标,第二年很可能被品牌淘汰。这生意不是试试水就能成的,不想投入精力和资金,最好别轻易入局。
现在电商产品早就过剩了,白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品牌化是大趋势。
这门品类授权生意,对品牌来说是赚吆喝又赚钱,对商家来说是借船出海,但关键还是得找对模式、选对品类,别盲目跟风。
要是有合适的资源,确实可以试试,要是没准备好,不如先从分销开始,稳扎稳打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