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激增1.5亿,增长预期“腰斩”,Deckers的2026财年有点难
发布时间:2025-10-28 11:17 浏览量:11
2023年的一个周五,鞋类制造商DeckersBrands的股价突然暴跌15%,直接把投资者给整懵了。
这波下跌不是没原因,核心就是关税这只“黑天鹅”搅局,公司不得不下调Hoka和Ugg两大王牌的销售预期。
要知道,这两个品牌可是Deckers的增长引擎,它们一减速,整个公司的业绩自然跟着承压。
事情得从关税政策说起,当年特朗普政府调整了鞋类进口关税,这一下就击中了Deckers的要害。
公司自己预估,本财年因为关税要多花1.5亿美元,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企业也没打算硬扛,计划通过涨价和让工厂分摊的方式,抵消一半成本。
但问题是,价格涨了,消费者不买账了。
Deckers的财务总监史蒂文・法辛在电话会议里说得很明白,美国消费者感受到价格上涨后,在非刚需物品上就变得谨慎了。
本来Hoka和Ugg的增长预期挺乐观,2023年5月还说2026财年能分别涨15%和16%,结果关税一来,预期直接下调,Hoka变成低十位数增长,Ugg也只剩低到中等个位数的增幅。
这也不能怪消费者抠门,当时美国通胀压力不小,大家生活成本都在涨,手里的钱得花在刀刃上。
像跑鞋、休闲靴这种非必需品,能不买就不买,能少买就少买。
如此看来,关税带来的不只是企业成本增加,更是直接抑制了市场需求。
Hoka之前一年销售额涨了不少,足足有24%,Ugg也有13%的增幅,现在突然慢下来,除了关税,竞品的冲击也不能忽视。
耐克、索康尼这些老牌选手盯着Hoka的市场份额,不断推出针对性产品;Ugg则面临消费者审美疲劳,同类保暖靴品牌也在抢生意。
Deckers的处境其实有点被动,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Hoka和Ugg,其他品类一直没起来。
搞不清公司之前为啥不早点布局其他品类,把鸡蛋都放在两个篮子里,一旦遇到关税这种突发情况,抗风险能力自然弱。
今年以来,Deckers的股价已经跌了一半还多,足足超55%,投资者的焦虑可想而知。
但公司CEO戴夫・鲍尔斯倒挺有信心,说这两个品牌在核心消费者里依然能打,品牌热度和市场份额还在领先。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光有信心不够,得有实际行动。
公司也确实在做调整,Hoka在优化产品组合,往中高端发力;Ugg则在拓展四季款,想摆脱季节性依赖。
不过这些调整见效都需要时间,短期之内,业绩压力还是减不下来。
而且Deckers的供应链比较集中,想快速转移产能避开关税也不现实,这就让困境雪上加霜。
放眼整个行业,其他跨境鞋企也在面临类似问题。
耐克、斯凯奇这些大品牌,早就开始搞供应链多元化,把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以此降低关税影响。
毫无疑问,Deckers在这方面慢了一步。
其实Deckers的底子并不差,Hoka在跑步爱好者里口碑很好,Ugg在年轻女性群体中忠诚度也高,第三方调研显示这两个品牌的复购率没明显下滑。
只要能扛过短期的关税和通胀压力,再把供应链和产品结构优化好,未必不能重新回到高增长轨道。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慌着抛售也没必要,得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对于Deckers来说,这次困境也是个提醒,跨境品牌不能只盯着增长,还要提前布局应对贸易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更何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还在,只要把成本和产品问题解决好,市场还是有的。
总的来说,Deckers的困局是关税、通胀、竞争和自身结构问题叠加的结果。
短期阵痛难免,但长期来看,只要找对方向,还是有破局的可能。
跨境品牌们也该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多留几个后手,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里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