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650亿元!“又老又丑”的奶奶鞋宣布卖身了
发布时间:2025-05-18 16:44 浏览量:12
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一石激起股市的“千层浪”,私有化的决定意味着这个年销650亿元人民币,主打“高性价比”的“鞋王”退出了舞台?还是斯凯奇来了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
外企“被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作为全球三大运动鞋零售商之一、两度入选《财富》500强的行业巨头斯凯奇近日也扛不住老特的税收“重击”,与耐克阿迪等联手到白宫举“白旗”。
所谓的“对等关税”已对主打“高性价比”的斯凯奇构成“生存威胁”,“求救”是为了避免“关店大吉”的现象出现。
毕竟斯凯奇已经被迫撕下“高性价比”的品牌标签。
相关报道称,一双原本售价1100元的球鞋,如今消费者要支付近1700元。消息一出,斯凯奇就被狠狠“打脸”。近年来斯凯奇可是靠舒适和高性价比两大“杀器”横扫全球市场。
图源:光明网
2024年,斯凯奇销售额近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亿元),同比增长12%。作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
图源:斯凯奇2024年财报
根据2025年Q1财报显示,斯凯奇完成了24.1亿美元营收;其中,国际销售收入占了6成,只有亚太区域销售额下降了3个点,其他地区均呈增长趋势。
但如果不包括中国,销售额则增长了12%,可想而知中国市场对于斯凯奇的影响有多大。
图源:斯凯奇2024年财报
关税战导致斯凯奇业务难开展,原材料、生产、物流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甚至市场份额被挤压。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的数据也很好证实了此观点。
中国网友辣评:自作孽,不可活。可见关税战没有赢家,老特还是得好好掂量其中利弊,不然真是应了那句“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产品质量堪忧,割不动消费者了
一边主打高性价比狠狠拿捏消费者,一边却是被消费者诟病质量堪忧。
斯凯奇创始人格林伯格父子俩前期不仅靠主业赚得盆满钵满,在资本扩张版图上也是不遗余力。
为了保住了品牌“高性价比”的定位,果断背靠上了3G资本这棵大树。
斯凯奇将以每股63美元(折合人民币454元人民币)的现金被3G资本收购。
据公司官网显露的信息,收购完成后,斯凯奇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格林伯格家族持有价值11亿美元的斯凯奇股份。
俗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3G资本当年可是在快消品圈子打响了收购号角,其收购百威啤酒、汉堡王、卡夫享氏等项目案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您瞧:这收购消息一出,斯凯奇股价一度飙升25%,创下七年多来最高盘中涨幅。
此次交易预计在第三季度完成,斯凯奇创始人父子俩除了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还能继续掌舵。堪称“卖身不卖艺”,网友:此招,妙啊!
但是想发挥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是得看斯凯奇的“硬实力”如何俘获中国靓仔靓女和爷叔姨奶的心,毕竟“脱胶”、“磨脚”、“假滑”的问题还是络绎不绝。
图源:黑猫投诉
据黑猫投诉的数据显示,仅用斯凯奇关键词就包含了4628条投诉。
我们可以看到无一外乎是鞋面断裂、营销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斯凯奇还是得拿出点真本事。
毕竟谁也不想兴高采烈出去耍的时候面对鞋子“张嘴”的窘迫吧。
图源:小红书
图源:小红书
还有“不防滑”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再这样下去,斯凯奇莫非是想喜提“骨折鞋”的称号?毕竟在这个“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中国社会。
如果斯凯奇继续忽视质量安全问题,那么斯凯奇的“奶奶鞋”估计马上就得出现在315晚会的黑名单上了。
所以说除了性价比外,质量也是重中之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中国网友可不是吃素的!
重营销轻研发
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来,斯凯奇频频在品牌营销下重金,2023年斯凯奇就签约品牌第一个顶级足球球星——哈里·凯恩。
此外还涉足到NBA领域,签约了尼克斯球员兰德尔及快船球员曼恩,而中国市场代言人除了成毅、赵露思等还有范志毅、甄子丹这些“明星老将”。
可见斯凯奇在营销上下了多大的血本。
图源:股市通
据2024年财报显示:斯凯奇销售管理费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24年更是高达36.52亿美元(折合262亿元人民币),占了年销售额的40%。研发费用没有得到披露。
图源:斯凯奇
斯凯奇分别在东莞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打造研发中心和在山东汶上投资8000万美元建设北方研发基地。
但是对比起营销的投入,研发投入可谓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经营策略短期可能会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并且品牌可持续性受损。毕竟在这个快餐时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很难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
再者一些所谓的“网红产品”即使在营销推广后能够迅速走红,但是如果缺乏研发的支持,不仅容易被市场遗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更是容易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长期下去甚至会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下降,行业地位下滑。落得像当年的“手机一哥诺基亚”一样的下场。
国货崛起,泊来品在华遇冷
近年来国货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同为竞品,安踏和李宁的出圈,貌似给在华遇冷的斯凯奇狠狠上了一课。
像李宁刚刚官宣签约中国奥委会。
图源:李宁官网
安踏向全球扩张,陆续收购了斐乐、始祖鸟、狼爪等国际大牌。
在“国潮”文化热度的影响下,国货也是占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除了依靠国人的情怀外,李宁是实打实的在研发费用加大投入,去年在研发的投入就高达6.76亿元,只为求在“舒适科技”领域越走越稳。
其推出的一些新款跑鞋、羽毛球鞋等得到大众广泛好评。
图源:淘宝
不仅好穿,关键还便宜呢!还要啥自行车!这样一比较,斯凯奇不仅在价格上的优势欠佳,在硬实力方面也略显不足。
500元的熊猫鞋和100元出头的运动跑鞋仅价格纬度就高下立见了,斯凯奇是割不动中国民众的。
再来说说安踏,安踏长年赞助中国体育赛事,这些赞助活动不仅提升了品牌在体育领域的形象,而且让这个国民品牌深入人心。其产品品质和价格优势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权威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服装品牌》名单上,安踏体育连续五年榜上有名,并且是唯一入榜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
除此之外,安踏集团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的份额为23%,位居行业首位。
它的成功不仅依靠其长期的研发规划,而且它在销售渠道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安踏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包括专卖店、商场专柜、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
图源:网络
其专卖店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方便消费者购买。此外,安踏还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线上收入表现突出。如此来看,斯凯奇若想分到中国市场的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
写在最后
退市之后的斯凯奇能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躲过安踏、李宁等国货的“围剿”,在中国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除了要保留高性比的噱头还得解决对应的质量问题,并且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做好品牌的营销。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每日为您探索品牌秘密,读懂国内外消费市场!致力品牌营销、新科技、新消费,欢迎关注@品牌官
- 上一篇:花600亿“买鞋”,传奇富豪也疯狂?
- 下一篇:680亿,一代“鞋王”卖了